行业动态

“电信诈骗”的提法应修正

来源:聚铭网络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编者按:近期,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联系到之前国务院成立的打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以及工信部开展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可以看出,在惩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方面,有关部门急群众所急,已群策群力、重拳施治。与此同时,“通讯信息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多种说法也让老百姓莫衷一是。10月14日发布的《中国反通讯信息诈骗蓝皮书》正式建议,将“电信网络诈骗”定义为“通讯信息网络诈骗”。请看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春晖的深入解析。

六部门口径的“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工信部口径的“通讯信息诈骗”,起源于20世纪末的我国台湾地区,最初是台湾当地的诈骗分子采用刮刮乐、六合彩等形式实施诈骗,之后借助电话和网络实施诈骗,进而演化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2003年前后,迫于台湾地区的严打态势,这种“台湾式诈骗”通过福建省传入我国大陆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蔓延。2004年前后,一些学者根据此类诈骗中运用手机短信实施诈骗的特点,一度称之为“手机短信诈骗”。台湾消基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全台被诈骗金额高达6.56亿新台币,平均每个被害人损失25万元新台币,几乎是一个台湾普通工薪阶层人士的半年所得。2008年,福建政法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将此类案件定性为虚假信息诈骗,并规定了此类案件的三个特征:一是借助电话、互联网等通信工具,向不特定的人群发送虚假信息;二是诈骗分子和受害人没有直接的接触;三是诈骗数额较大。

2009年,公安部为了便于各方交流,增进各方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协作,将此类案件定性为电信诈骗案件。从此,“电信诈骗”一词成为我国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中的统一称谓。目前各部委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统称为“电信网络诈骗”,如工信部、银监会、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及银监会、公安部制定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均使用了“电信网络诈骗”的表述。笔者认为,“电信诈骗”或“电信网络诈骗”的提法都不够准确,且容易引起社会的误解。

关于“电信”一词,国际电联给出的定义是: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按照这个定义,采用任何表示形式,包括符号、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由这些形式组合而成的各种可视、可听或可用的信号,向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都称为电信。在我国只要一提到“电信”一词,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电信运营商及其从事的信息通信业务,如《电信条例》第八条的规定,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尤其应当指出的是,“电信”一词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名称,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事实上,以上所称的“电信诈骗”或“电信网络诈骗”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和工具,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诱骗(盗取)被害人资金汇(存)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该类违法犯罪行为准确的定义是:“利用通讯信息技术和手段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笔者建议将对该类违法犯罪行为的称谓统一为“通讯信息诈骗”较为妥当。

 
 

上一篇:2016年10月17日 聚铭安全速递

下一篇:流行漏洞利用工具包瞄准Flash、Java和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