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树大招风。如日中天的华为又摊上事了。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出传票,要求华为向美国政府提交过去5年有关向古巴、伊朗、朝鲜、苏丹和叙利亚5国出口或再出口美国技术的出货信息,以配合美国对通信技术出口限制的调查。这是继中兴通讯之后,又一家中国著名的科技公司陷入被美国调查出口问题的危机。也许上一次美国商务部觉得中兴目标不够大,还没有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对比其规模大得多的华为(根据2015年财报,华为销售收入约为中兴通讯的4倍)下狠手,产生的影响和震慑作用会更大。
美国凭借中兴通讯内部告密者的文件,牢牢抓住了中兴通讯的把柄,因而痛下杀手,将其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口必需的零部件产品。此后美国又以暂时解除禁运为条件,逼迫中兴通讯更换了管理层,将包括原总裁在内的数名高管斩落马下。而对于华为,也许是其内部保密工作没有出现漏洞,也许是华为在对外出口中一直注意合规经营,美国一时抓不到把柄,索性直接要求翻看华为的底牌:向美国提供对这些国家的全部出货信息。可笑的是,出货信息是企业的商业机密,美国竟然置基本的商业规则于不顾,强硬地要求华为提供。这不禁让记者想到了电影《天下无贼》中范伟饰演的劫匪的那句话:“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美国要求华为提供出口信息,这是其准备向华为下手的敏感信号。尽管美国商务部声明这是调查程序的一部分,并未涉及对华为违禁出口的指控,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美国人下一步很可能根据其搜罗到的证据,向华为发起指控,甚至有可能像对待中兴一样,将其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供应商向华为出口必需的零部件产品。
也许有人会问,华为比中兴规模大几倍,是不是其抗击打能力也会强出很多呢?其实未必。与中兴类似的是,目前华为设备中的很多基础元器件和软件系统都绕不开美国公司的供货。比如在基站建设中必须使用到的FPGA半导体电路,美国公司占据了很高的份额,而主要供应商也是由英特尔和Xilinx这两家企业所垄断。而在软件系统层面,华为也大量使用了包括谷歌的安卓、微软的Windows、甲骨文公司的数据库等产品。实际上,目前几乎所有中国大型ICT供应商都存在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旦被实施出口禁运,华为也极有可能遭遇“断粮”的窘境。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已经很长时间,堪称“老运动员”了。早在几年前,华为已经因为美国政府的多次刻意打压而被迫暂时放弃美国市场。2010年,华为曾经试图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业务,但最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此交易;2011年,华为与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3Leaf
Systems达成了一笔200万美元的技术收购交易,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担忧此举造成美国“高技术输出”,迫使华为放弃收购;2012年之后,美国政府变本加厉,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认定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并且可能已经违反美国的法律;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要求美国政府相关部门不得私自购买信息技术系统设备,尤其要对中国公司生产的设备正式评估。这一法案制约了华为向美国市场拓展其主要业务,即销售通信网络设备。目前在美国市场,美国四大电信运营商都将华为的系统设备排除在竞标名单之外。
尽管屡遭美国政府刁难,但华为依然没有对美国市场完全放弃。就在不久前,华为总裁任正非宣布华为到2020年的营收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美元,是2015年收入的2.5倍。华为的“中国梦”要想如期实现,长期置身于美国市场大门之外是不可想象的。网络系统设备不让进,智能终端设备总可以吧?这几年,华为智能终端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三大厂商。华为消费者业务通过加强与美国厂商的合作,试图重新叩开美国市场的大门。例如,华为与微软及英特尔合作的二合一产品MateBook近期将在美国上市,并入驻微软数百家旗舰店。但是设备还没开卖,华为就收到了美国政府的传票,这无异于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表态:“贸易战和货币战无益于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美国政府近来频频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发难,是变相的贸易战,中国政府不会无动于衷。而华为究竟会被美国政府敲打到什么程度,会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以及是否引起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紧张,无疑会引发人们持续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