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刷脸技术升级
近期农业银行柜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项目成功在福建、辽宁分行部分网点投产试点引发各方关注。农业银行表示,下阶段将根据试点应用效果,进一步优化完善柜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功能,逐步面向全行网点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尽快在全行柜面形成“柜员人工+联网核查+人脸识别”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
农业银行并不是第一个在柜面系统尝试生物识别技术的银行。早在2015年7月,招商银行率先宣布在柜台系统推广生物识别技术。彼时招行表示,将在深圳6家支行柜面及VTM后端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以验证客户信息。今年2月,北京银行与智能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旷视(Face++)合作,在部分支行上线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辅助业务员在柜面业务办理中对客户的身份核验工作。
此外,也有多家银行在ATM机取款业务上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例如,2015年10月15日,招商银行在深圳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2015年12月7日,兰州银行在兰州推广ATM“刷脸取款”功能。截至目前,包括微众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均有尝试。
“刷脸”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在自助终端体系,2013年8月,农业银行在超级柜台上线人脸识别技术。今年6月,兴业银行推出“智能柜台”4.0版并同时引入人脸识别、远程授权等科技手段,9月汇丰银行推出手机银行人脸识别功能,成为首家启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外资银行。
防范冒用风险
日臻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对于银行极力推崇刷脸技术的原因,农业银行运营管理部有关人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将会在防控业务风险、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柜员压力、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有良好效果。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证件冒用风险。传统的人证合一比对方式,是通过柜员判断客户与身份证件是否相符。受人眼识别能力限制,冒名顶替现象难免发生。相比之下,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稳定性,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真证件假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点业务处理效率,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可在10秒内完成人证合一对比,网点柜员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判断客户与身份证件是否相符,遇到身份证照片年月久远、客户相貌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就会需要更多时间来识别辨认。
政策利好也是该技术得以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表示,2015年5月,央行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其中指出远程开户对已在银行柜台有开户记录的客户可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完成身份确认,人脸识别技术等身份识别机制可作为身份核实的辅助手段。“这对应用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出了应用方向。”
科技金融成大趋势
在互联网等科技金融的渗透下,开立账户、签约网银等常规业务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银行低效能网点也逐步缩减,科技金融将成为发展大趋势。
“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和方式,目前在大数据分析技术、身份特征识别、金融云、区块链等方面的应用比较多。”赵卿坦言,“科技金融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很多业务可以线上、自助设备办理;二是简化流程,便捷度提高,比如申请信用贷款的数据分析被压缩到几分钟的时间;三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然而部分业内人士担心随着刷脸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对实体卡片带来威胁,对此,赵卿认为:“目前,人脸识别是银行身份核查的辅助方式之一,‘刷脸取款’或‘刷脸支付’本身还是依托于银行账户。但未来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或其他金融科技的发展,人本身可能就会成为重要金融媒介,未来取代实体卡也不是不可能。”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