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过度解读、主动推送、个人隐私曝光:天眼查们应该有怎样的边界?

来源:聚铭网络    发布时间:2020-09-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Cnbeta

天眼查们正遭遇一场信任危机。今年4月21日,天眼查曾在多个微信群发布提示消息称,360金融运营主体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步科技”)于4月20日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周鸿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该消息即刻引起媒体关注,多家媒体引用天眼查消息发布报道,称“周鸿祎卸任360金融董事长”。


然而很快,这一大“新闻”被证明是乌龙。360金融方面回应称,该消息不实,周鸿祎仍是360金融上市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卸任董事长的奇步科技并非360金融上市业务主体。

类似的乌龙事件在近段时间发生的次数不在少数。天眼查、企查查等商查平台在未与企业进行信息核实前,利用大数据广泛传播企业信息,出现和事实有出入的信息影响企业运营的做法,备受争议。

过度解读,主动推送

作为企业工商信息的第三方平台,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的技术人员通过爬虫技术从国家工商信息网站等政府机构官方网站,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中抓取企业信息,进而形成商业信息报告,提供给B端企业和C端用户使用。

从近期频发的信息乌龙事件来看,这类平台信息引起的误解,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首先,在面向普通用户或中小企业之外,天眼查们还是媒体从业者的信息来源,出于经营需求,商查平台会组建媒体群,越来越多地主动发布一些关注度高的企业的工商变更信息。

由于平台24小时监控企业工商信息变动,并第一时间传达给媒体,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部分正常的工商变更,被过度解读的情况。

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向搜狐科技介绍,变更法人、董事等关键信息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属于正常负责人或高管的变动,如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变更,同步更新注册信息;第二种,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法人代表及董事也会相应的发生变更;第三种,非正常情形发生的变更,如原法人或股东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无任何征兆或理由的情况下变更企业关键注册信息,需要警惕。

至于是哪一种动因的工商变动,需要用户、媒体结合其他信息进行判断,或者跟企业求证,仅凭一条工商变更信息就妄加定论,过于草率。

而此前,不少媒体还提供了工商变更背后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为了方便公司内部审批,而变更董事等信息,但汪张明指出该观点有失偏颇,“内部审批属于内部授权,不是变更的必要条件。”

据央广网报道,天津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公司于4月份进行了法定代表人等几项正常的工商变更,天眼查同步了具体信息,还将此整理成新闻快讯发布给合作媒体,引发了市场诸多臆想,因此,公司不得不及时出来辟谣。”

而早在去年,如涵控股也经历过此类乌龙事件。2019年5月29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变更,阿里巴巴、君联资本等8个股东退出该公司行列。一时间,诸多媒体跟进报道。

然而5月31日,如涵控股发布《关于部分媒体对如涵控股不实的澄清声明》予以澄清,表示阿里巴巴、君联资本、赛富投资均为如涵控股的股东,其股份受制于上市后180天的锁定期,并没有被出售或转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搜狐科技表示,商查平台主动公布工商信息以吸取流量的做法,即便不违法,也有损商业道德。

新京报4月份曾发布刊评指出,工商信息、案件信息、知识产权信息、证券市场信息等信息,都是静态展示,公共部门掌握权威载体,并不会主动向外部推送特定信息。原因在于,公共部门及其信息发布载体本身具有公共性和客观性,主动推送有违客观立场,容易引起外界误读。

刊评作者喻辛表示,互联网公司利用技术手段抓取聚合公开信息,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利用自身工具或其他信息发布平台推送特定信息,甚至发布新闻通稿等主动“推荐”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则有悖于公开信息被动查询以确保其客观性的属性。

信息延迟、不准确,泄露个人隐私

商查平台信息延迟、不准确同样也是导致企业变动被误读的根源,进而误导媒体和大众。

例如360金融事件,事发当天,360金融向媒体解释信息错误原因,360金融于上市前从“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拆分出来独立运营发展,现360金融的主体为“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周鸿祎仍是360金融董事长。“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现为360金服的主体,非上市业务主体。

但天眼查对此作出回应表示,“自查发现,天眼查信息虽与360金融官方观点不同,但也并非凭空捏造或数据错误,而是审慎综合了工商信息及360金融自身对外发布的公开信息。”天眼查将事件原因归结于,360金融没有及时更新代表官方信息的各平台账号认证资料,比如微博和微信。

对此,朱巍指出,查找的信息如果不准确,存在登记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情况,或者本来是准确的,但是更改了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更正,从这方面来讲,商查平台不是内容发布者,只是渠道,出现问题的责任还在工商系统,当然,发现问题后依旧提供错误信息的情况除外。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官方信息平台的资料更新本身就存在时间差,但商查平台对信息的披露却是即时的,且未经企业证实,如果媒体对平台给到的信息缺乏判断力,很容易导致一系列不实报道。

近日,由于平台自身技术问题而导致的信息偏差,也被暴露出来。9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海澜之家成立了半导体设备新公司,信息同样来源于天眼查,后者显示,凯桦康半导体设备南京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1.5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林建智,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等,且穿透后凯桦康半导体设备由海澜之家100%控股。

而据海澜之家回应,凯桦康半导体设备南京有限公司成立的前身叫凯诺科技,海澜之家更名前也叫凯诺科技,天眼查对两个信息进行了自动关联,数据有错,凯桦康半导体并非是海澜之家新成立的公司。

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商查平台曝露的企业信息中,不少包含了企业法人手机号等个人隐私信息。

今年6月,媒体人徐亮曾发布文章指出,天眼查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就将其手机号公布在了网站上,而他只是在注册的时候提供了手机号,且他的手机号和邮箱完全无法加密。

朱巍告诉搜狐科技:“按照企业信息公开条例,企业的工商信息是应当公开和查询的,但是这里涉及到公司股东监事的个人信息,工商登记的时候会流失这些相关信息,这个信息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属于工商登记信息,应该被公开,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当两个权利发生冲突,依然要保护的是个人信息权利。这种行为会以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来论处。”

究其根本,主动推送工商变动、对搬运信息加重诱导提示等做法,都服务于经营及盈利的目的。借用媒体影响力,平台可以提高曝光率,以此引起用户和企业的重视,同时覆盖了B端客户和C端用户。

在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上,用户可以查询公司的主要人员、股东信息、股权结构等企业背景信息,以及法律诉讼,法院公告等风险信息等,但免费用户可以查询的信息较少,收费用户(VIP用户)则可以查询到更多信息,这是平台主要的盈利模式。

“现在的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下,公司的登记信息本身就是公开信息,应该供全社会查询,但是现在通过一种渠道,通过收费的模式才能查到,工商系统应该好好考虑下,这个权利是应该被个别商业垄断,还是应该自己加强服务交给全社会保管。”朱巍表示,一方面,平台提供便捷性没有问题,但另一方面,个人信息隐私权和商业机密保护,要充分考虑到工商登记系统里面。


 
 

上一篇:英军官称已有“摧毁性”网络武器 每天抵御60次“大轰炸”

下一篇:2020年9月29日聚铭安全速递